常见萜类化合物|茁彩生物
2025-02-07 132
萜类化合物是所有异戊二烯聚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,萜类化合物中的烃类常单独称为萜烯,萜类化合物除以萜烯的形式存在外,还以各种含氧衍生物的形式存在,包括醇、醛、羧酸、酮、酯类以及甙等。萜类化合物是一类由异戊二烯单元组成的天然有机化合物,它们在植物中广泛分布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。主要分为单萜类、倍半萜类、二萜类和三萜类化合物几类。
单萜类化合物由2个异戊二烯单元组成,含有10个碳原子。它们在高等植物的腺体、油室和树脂道等分泌组织中广泛分布,是挥发油中沸点较低部分的主要成分。单萜类的含氧衍生物(如醇类、醛类、酮类)具有强烈的香气和生物活性,如薄荷醇、冰片和樟脑等。这些化合物在医药、食品、化妆品等领域有重要应用。
倍半萜类化合物含有15个碳原子,是天然萜类化合物中的一种。它们在植物中的生物合成前体是焦磷酸金合欢酯(FPP),由焦磷酸香叶酯(GPP)或焦磷酸橙花酯(NPP)和一分子焦磷酸异戊烯酯(IPP)经酶作用缩合衍生而来。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布广泛,尤其在木兰目、芸香目、山茱萸目及菊目植物中最为丰富。在植物体内,它们常以醇、酮、内酯等形式存在于挥发油中,是高沸点部分的主要成分。倍半萜类化合物多具有强香气和生物活性,是医药、食品、化妆品工业的重要原料,如金合欢醇、青蒿素、小白菊内酯等。
二萜类化合物由4个异戊二烯单元构成,含有20个碳原子。它们是高等植物的普遍成分,尤其在针叶树树脂中含量丰富。二萜类化合物多数呈现两个或三个环的环状结构,在无环的双萜烯中,叶绿醇是最重要的组分,它是叶绿素分子的一部分。其他重要的二萜类化合物包括银杏内酯、穿心莲内酯、雷公藤内酯、甜菊苷和紫杉醇等。这些化合物在医药和农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。
三萜类化合物由6个异戊二烯单元连接而成,含有30个碳原子。它们经过氧化、裂解、甲基转移、重排等化学修饰后,可形成结构复杂、高度氧化、种类繁多的衍生物。这些衍生物或以游离状态存在,或与配基结合成糖苷,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。三萜类化合物在动植物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,是目前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热点。根据结构类型,三萜类化合物可分为链状三萜、单环三萜、二环三萜、三环三萜、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等。其中,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最为常见。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在中药中分布广泛,如人参皂苷、灵芝三萜等;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则包括齐墩果酸、甘草酸、熊果酸等重要药用成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