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|茁彩生物
2024-10-09 72
基质金属蛋白酶(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, MMPs)是一类锌依赖性的内肽酶,因其需要Ca²⁺、Zn²⁺等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而得名,它们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和细胞中,并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。
分类---按底物和结构域分类
胶原酶(Collagenases)
主要降解胶原蛋白,是ECM降解的关键酶之一。
代表成员包括MMP-1、MMP-8、MMP-13等。
明胶酶(Gelatinases)
主要降解变性的胶原蛋白(明胶)。
代表成员为MMP-2(又称72kD明胶酶A或IV型胶原酶)和MMP-9(又称92kD明胶酶B)。
基质溶素(Stromelysins)/基质降解素(Stromelysins)
能够降解多种ECM成分,具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。
代表成员包括MMP-3、MMP-10、MMP-11等。
基质溶解素(Matrilysins)
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功能,能够降解特定的ECM成分。
代表成员为MMP-7,它能够作用于多种底物,包括弹性蛋白、纤连蛋白和层黏连蛋白等。
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(Membrane-type MMPs, MT-MMPs)
具有跨膜结构域,能够降解ECM并激活其他MMPs。
代表成员包括MMP-14(MT1-MMP)、MMP-15(MT2-MMP)、MMP-16等。这些酶在细胞表面表达,通过切割细胞外基质成分来参与细胞迁移、侵袭和血管生成等过程。
其他MMPs
包括一些功能特定或底物特异性较强的MMPs,如金属弹力蛋白酶(MMP-12)等。
MMP的基本结构由以下同源结构域组成:
1)将MMP引导至分泌或质膜插入途径的信号肽;
2)前结构域,通过占据活性位点锌使酶具有潜伏期,使底物难以接近催化酶;
3)含锌的催化域;
4)溶血毒素域,介导与底物的相互作用并赋予酶特异性;
5)连接催化和血红蛋白结构域的铰链区。MMP7或基质溶素是最小的MMP,缺少血红素结构域,但在底物降解中表现出特异性。额外的结构域和底物特异性导致MMP分为亚组。
MMP的蛋白质结构中两个序列基序高度保守。在所有MMP的催化域中发现的共有基序HExGHxxGxxH,包含3个与活性中心的锌离子(Zn)配位的组氨酸。PRCGxPD基序位于MMPs前结构域的C末端;该基因座的半胱氨酸残基(C)与活性中心的锌原子的配位赋予了酶2、3潜伏期。
MMPs活性的调控
MMPs活性调控的一个关键步骤是酶原转化成有活性的蛋白酶。有几种蛋白酶介导MMP的激活,如:胞浆素、弗林蛋白酶、或者有活性的MMPs等。一旦激活,MMP-2、-3、-7、-9、-12可能发出一种负反馈信号。
比如,通过降解纤维蛋白溶酶原,从而干扰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化为激活的胞浆素。MMPs也能够降解胞浆素抑制性的蛋白酶抑制剂,因此促进前MMPs转化。MMPs的功能也受到反应性氧类(ROS)的影响。在肿瘤部位的炎症性反应,由激活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大量的ROS。
这些ROS最初通过前结构域中半胱氨酸的氧化来激活MMPs,最终与炎症性细胞产生髓过氧化物酶联合,通过修饰催化结构域中的氨基酸,而使得MMPs失活。正常生理条件下,MMPs的定位和分区通常会影响它们的生理功能。
有几种MMPs与表面受体,如:整合素相互作用,或者定位于ECM的特定区域,从而通过增加局部浓度而加强MMP活性,并防止内源性抑制剂进入。另外,蛋白翻译后修饰也会对MMPs的活性有重要调节作用,如磷酸化。